《往日情感》/賈夢瑋/上海文藝出版社/2025年1月
□高低
在當代文壇,賈夢瑋身兼多職,作為作家、編輯家、評論家和文學工作組織者,綻放著奪目光彩。由他策劃責編的作品中,有9篇(部)榮獲魯迅文學獎、茅盾文學獎,其個人散文創(chuàng)作同樣出色,攬獲在場主義散文獎、十月文學獎等諸多獎項。近期,上海文藝出版社推出他的隨筆集《往日情感》,如同一顆溫潤獨特的明珠,引領讀者回溯時光,打撈那些或深沉、或輕盈的情感碎片。
長期的編輯經(jīng)歷,讓賈夢瑋練就甄別文字的“火眼金睛”,也讓《往日情感》的行文如精美的藝術品。書中毫無冗余,用詞精準、表意凝練,完美契合海明威的“冰山原則”,文字簡潔卻暗藏深厚情感,讀者稍一觸碰,內(nèi)心便泛起波瀾。
開篇《地鐵上也有生離死別》榮獲汪曾祺文學獎,彰顯賈夢瑋對日常的敏銳洞察。評論家郜元寶感慨:“乘坐地鐵的經(jīng)歷眾人皆有,久而久之,麻木之感悄然滋生。賈夢瑋卻別具慧眼,將那些我們曾有卻任其飄散的感慨悉心收集,串聯(lián)成篇,并將這些感慨構筑起一套相對系統(tǒng)且不斷深入探尋的文字體系。”這份獨特,令郜元寶直呼“震驚”。
從散文藝術看,書中篇章形散神聚。賈夢瑋以回憶為線,串起童年純真、青年逐夢、中年省思等不同階段場景。如《鄉(xiāng)村的表情》,賈夢瑋借鄉(xiāng)村之“表情”,透視國家發(fā)展的跡象,情感真摯而深刻。文章從農(nóng)民勞動姿態(tài)之變,談及土地倫理與情義,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往昔鄉(xiāng)村的深切懷念與對現(xiàn)實的深刻省思,引人共鳴。
賈夢瑋坦言:“我對詩歌和小說創(chuàng)作缺乏靈感與沖動,散文才是與我靈魂最為契合的文體?!鼻楦惺惆l(fā)無疑是這部散文集的靈魂。賈夢瑋情感抒發(fā)內(nèi)斂深沉,沒有大悲大喜,多是滄桑后的淡然溫情。寫祖輩思念,是清明墓前的野花、是回憶祖母納鞋手藝時指尖顫抖;寫友情,是老友重逢酒桌上欲言又止又心領神會的眼神,于細微處見深情,讓讀者感同身受,情感在心中流淌。
評論家丁曉原稱贊,夢瑋的文字更貼近散文的本真內(nèi)涵,堪稱“真”散文的典范之作。在我看來,“真”散文貴在有分量、有溫度。書中回憶帶著時代烙印,展開近現(xiàn)代中國社會變遷畫卷。從物質(zhì)匱乏時糧票、布票記憶,到改革開放年輕人打拼的憧憬迷茫,賈夢瑋以個體映照時代。他筆下小鎮(zhèn)集市,從露天擺攤、以物易物走向整齊攤位、電子秤計量,不僅是商業(yè)進步,更是時代前行的具象。在回憶與時代交織中,可見個體命運隨時代起伏,又頑強生長。
在人文關懷層面,賈夢瑋聚焦被時代遺忘的角落與人群。他書寫鄉(xiāng)村手藝人技藝失傳的現(xiàn)象,鐵匠鋪里老鐵匠鍛造農(nóng)具的身影,隨著工業(yè)制品的涌入,手藝無人傳承,那落寞的背影令人嘆息;還有老街坊孤寡老人,城市更新中失去家園,彷徨堅守被他敏銳捕捉。他為小人物發(fā)聲,如沈從文書寫湘西底層人民,展現(xiàn)人性美好堅韌,讓讀者發(fā)現(xiàn)生活微光。
賈夢瑋在《往日情感》的后記中寫道:時間是一種掠奪,也是一種沉淀。時間對往日也進行著切割……但是很奇怪,“往日情感”卻是沒有年齡的?!巴铡北粫r間掠奪,而“往日情感”卻在歲月中沉淀,化作一種無聲的力量。對他而言,《往日情感》不僅是對流逝歲月的深情挽歌,更是贈予讀者的心靈良藥。書中記錄的生命中的點滴過往、熾熱情感、時代刻痕與人性溫暖,值得反復咂摸品味。讀完此書,仿佛與老友暢聊,于喧囂塵世覓得靜謐心田,讓往昔清泉潤澤荒蕪心靈。